如果不是自己看了直播,这届美国大满贯国乒男队的失利,光看新闻我都难信。家里电视开着,茶几上是刚调好的茶,想着能看场一边倒的好戏,结果镜头一拉,林高远2-0的领先,愣是被对手一分一分追平,最后决胜局直接没了气场。我一个普通市民坐在沙发上都急,现在想想现场那温度,队员们不冒汗才怪。但说真的,归咎环境,实在说不过去,人家德国、日本选手也一样顶着乱七八糟的球台使劲拼,人家还晋级了,咱自己反倒先乱了阵脚。
记得小时候看国乒比赛,真是拿得起放得下。刘国正七个赛点硬是救回来,拼的是一股狠劲;马琳浴火夺冠,忍着场馆糟糕的光线照样冷静。现在倒好,技术没少练,媒体阵仗也浩大,先崩溃的偏偏是心态。尤其林高远那场,前面风风火火,结果越打越缩,最后靠对手失误,自个根本不敢出手。难怪有人说,这不是输在技术,是输在心气儿上。
这几年男队新老更替太明显。老面孔慢慢淡出,中生代想接棒,结果心理素质还停留在青涩阶段;林诗栋这些小将,虽然有天赋,可真正能扛事儿的还没到那个分量。教练组拆东补西,结果“拆”出了个空档,更别说什么后备梯队,连直播时弹幕都说,现在打国乒不怕了,外国选手气势都涨上来。
但这就是竞技体育。场馆热、球台滑、汗如雨下,条件差也不是头一天。适应与血性才是底蕴。赛后大家嘴上不服,心里其实比谁都难受。与其埋怨环境,不如扎实点,把最怂的那几个球多回今后天天练心。国乒的根还牢要紧,这次教训得吃下去,长记性,下回才能真让人服气。
你怎么看这一次国乒男队的表现?你身边是不是也有人在关键时刻容易掉链子?不妨聊聊,你如何看待体育里的“临场心态”和适应能力。有故事,一起说说看。
我要配资-高杠杆配资-炒股杠杆10倍-炒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